在影子銀行和爆雷潮的雙重打擊下,粗放發展的信托業正經歷轉折期。隨著半年報業績的陸續披露,行業分化加劇、風險仍在持續出清的現狀進一步呈現——約六成信托公司實現利潤正增長,但部分公司業績震蕩明顯,利潤同比大降超七成,有的公司更是利潤由正轉負。
截至2021年7月20日,68家信托公司中有60多家已經發布了2021年上半年未經審計的財務數據或半年報,平安信托在2021年上半年凈利潤為25.4億元,中信信托上半年凈利潤為20.12億元,五礦信托凈利潤為20.06億元,分別位居行業前三。在可對比的54家信托公司中,有近40家信托公司在2021年上半年的凈利潤較2020年上半年有了較大增長。
不過,在行業頭部公司向好的同時,尾部公司盈利能力減弱,凈利潤大幅下降。例如,2021年上半年興業信托凈利潤為1.78億元,大降70%以上;渤海信托凈利潤為0.14億元,同比大降90%以上。
還有部分信托公司出現虧損。例如,民生信托在2021年上半年虧損419.22萬元。華宸信托虧損446.29萬元。華信信托虧損918.55萬元。
“雖然近些年來政策收緊,對于信托的監管較嚴,要求大力壓降融資類信托業務,但是市場需求并未降低,信托產品的發行表現出相當的韌性。”一家頭部信托公司中層人士對《財經》記者稱。
Top 5 凈利潤同比正增長
2021年一季度以來,在整體經濟社會運行態勢穩中向好的大環境下,信托業雖然持續壓規模、控增速,但頭部信托公司盈利能力不錯,前五名信托公司在2021上半年的凈利潤皆同比增長。
坐上頭把交椅的為平安信托,在2021年上半年凈盈利為25.4億元,相較于2020年凈盈利22.8億元上升了11.4%。
平安信托其他財務數據顯示,2021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為117.6億元,信托業務收入為63.1億元,投資收益為21.95億元。“2021年上半年公司營業收入穩步提升,業務結構持續優化。事務管理類信托計劃規模同比壓降506億元,融資類信托計劃規模同比壓降545億元,證券投資類資產規模同比上升815億元。”平安信托相關人士對《財經》記者表示。
上述人士還稱,未來將堅決回歸本源,順應行業趨勢和監管導向,將信托制度優勢、傳統投融資能力相結合,打造“服務+金融”新模式。
行業一哥中信信托在上半年數據也表現不錯。2021年上半年,其實現營業收入為41億元,同比增長23%;信托業務收入為27.8億元,同比增長13%;凈利潤為20.12億元,同比增長超過50%。
凈利潤同比增長在30%以上的還有五礦信托,其在2021年上半年凈利潤為20.06億元,2020年上半年凈利潤為14.64億元。“2021年上半年,緊跟監管導向,推進二次轉型,抓風險控制,堅持強主動管理、壓事務通道,主動管理規模占比持續提升至89.17%,業務創新更加多元,財富管理、家族辦公室和機構渠道資金均衡發力。”五礦信托相關負責人對《財經》記者表示。
排名前五的信托公司還有華能信托和重慶信托兩家。華能信托在2021年上半年凈利潤為18.09億元,同比增長14%。重慶信托在2021年上半年凈利潤為18.09億元,同比增長5%。
據中建投信托博士后工作站整理的數據顯示,2021年上半年,有近40家信托公司凈利潤同比2020年實現正增長。“原因在于,2020年上半年由于疫情,信托行業新增項目很少,拖累了信托業的盈利能力。另外,由于2018年、2019年,信托公司項目踩雷太多,2020年是消化年,也拉低了信托公司的凈利潤。”一位信托從業人士對《財經》記者稱。
2021年,嚴監管態勢將持續,通道規模和違規融資類信托規模持續壓縮,信托行業為何依然保持韌性?“2021年上半年,雖然信托公司融資額度緊張,但大家盡量用足余留額度,且每單信托公司收益率增加。之前信托業務收益率通常在1%-2%,現在房地產信托的收益率達到了2%-3%。”上述信托公司人士稱。
也有業內人士對部分信托業務表達疑慮。一位資深人士對《財經》記者表示,2020年5月8日,銀保監會就《信托公司資金信托管理暫行辦法》公開征求意見,限制非標資產不超過全部集合資金信托合計實收信托50%。于是,不少信托公司換了套路,投資地方融資平臺發行的專項債,表面上投資的是標品,而底層資產依然是非標產品。
部分公司業績大幅下滑
2020年以來,在經濟下行壓力、疫情蔓延和推動轉型等多重因素影響下,信托產品違約事件頻發,信托行業頻頻爆雷,一些尾部信托公司凈利潤能力大幅下滑。2021年這一趨勢仍在繼續。
在已經發布財務數據的61家信托公司中,興業信托、渤海信托、民生信托在2021年上半年凈利潤同比大降超七成。例如,興業信托2021年上半年凈利潤為1.78億元,2020年上半年為6.92億元,下滑了74%。該機構向凱迪生態、藍光發展等公司提供多筆貸款,而借款方已在公開市場違約、深陷債務危機。
另外,2021年4月,銀保監會福建監管局公布行政處罰信息公開表顯示,興業信托存在:利益相關人違規購買本公司結構化信托產品次級受益權;未盡職調查項目資本金到位憑證真實性;違規測算運營資金需求、流動資金貸款貸后管理未盡職;未有效履行房地產信托業務盡職調查職責等違法違規行為。監管對興業信托合計處以罰款230萬元,興業信托總裁薛瑞鋒受到警告。
渤海信托的凈利潤下滑幅度超過興業信托。其在2021年上半年凈利潤為0.14億元,而在2020年的凈利潤為5.82億元,同比下滑98%。一位渤海信托前中層稱,“之前渤海信托雖不是頭部公司,但發展得還可以,當下處在如此境界,和股東海航控股有很大的關系。”
2021年1月29日,海航集團發布聲明稱,集團收到海南省高級人民法院發出的《通知書》,相關債權人因海航集團不能清償到期債務,申請法院對海航集團破產重整。
凈利潤由正轉負的信托公司還有民生信托,該機構2020年上半年尚凈賺2.5億元,2021年上半年卻虧損400萬元。2020年,民生信托曾出現信托產品烏龍事件、武漢金凰“假黃金事件”等,民生信托進行了剛兌。但到了2021年,民生信托實際控股者泛海國際出現債務危機,對民生信托形成了較大的打擊。
有投資者向《財經》記者反映,其所購民生信托產品,在達到兌付期前,被告知簽署延期承諾書。
華信信托業績進一步惡化,2021年上半年凈利潤-900萬元,2020年上半年凈利潤為-5億元。作為遼寧省唯一一家信托公司,華信信托因其董事長錘傷總經理而為人所關注。該公司2020年9月24日—2020年10月29日,華信信托發布了16份延期兌付公告,共計包括26只集合信托產品。
華信信托3月19日發布公告稱,已召開臨時股東大會,立即啟動清產核資和盡職調查工作、推進資產清收處置等工作。
截至2021年7月20日,中國68家信托公司中還有七家信托公司未發布半年報,包括新華信托和新時代信托。2020年7月17日,銀保監會發布公告,鑒于新時代信托、新華信托觸發了接管條件,為保護保險活動當事人、信托當事人合法權益,維護社會公共利益,銀保監會決定對這兩家機構實施接管。2021年7月16日,銀保監會決定,延長新時代信托、新華信托等機構接管期限一年。
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一季度末,信托業的風險項目個數達到1626個,同比大幅增長61.63%;風險項目涉及的資金規模達6431億元,同比增加127.2%。
另有數據顯示,2020年全年,集合信托產品共發生310多起違約事件,涉及違約項目金額超過1600億元。“未來幾年中,信托行業的風險項目會加速暴露,對之前‘大躍進’的信托公司無疑是痛苦期,行業將進一步分化。”一位行業資深人士稱。
(來源:中建投信托博士后工作站,陜西信托2021年半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