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民法典,很少有人知道它是什么,其實,民法典被稱為“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調整平等社會主體之間的民事法律關系,是我國民事領域的重要法源。近段時間,民法典經全國人大表決通過并將于明年初正式實施,這引起了中融信托的關注,中融信托認為,民法典的頒布也將對中國信托產生重要影響。
民法典作為重要法源,是調整平等主體關系的法律百科全書,作為信托法的上位法,是規范信托業務的重要法律制度。
因此,作為經中國銀監會批準設立的金融機構,中融信托認為,民法典中的民事主體、物權、合同、擔保等相關規定對信托業務實踐具有重要的指引意義。
具體來分析,典型合同方面,民法典引入的保證合同、合伙合同,是信托業務實踐中常見的協議;擔保物權方面,民法典吸收了司法實踐中的有益做法,從法律制度上承認了讓與擔保、所有權保留等非典型擔保的效力,修正了流質押等以前不合理的規定;明確了遺囑信托。這些都將對信托實踐產生直接而積極的影響。
另外,民法典的通過與實施,有利于社會形成財富創造、保障、傳承的積極意義。繼承制度方面,民法典完善了繼承制度,充分尊重個體處理遺產的現實需要,增加了錄像等新遺囑形式,刪除了公證遺囑效力優先的規定,明確了遺囑信托的法律效力,完善了遺產管理人制度,可以說,為財富傳承提供了全面的法律保障。
中融信托認為,信托在財富傳承方面具有風險隔離、結構靈活等方面的制度優勢。未來,隨著我國私人財富效應逐漸顯現,家族信托業務將具有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
也就是說,民法典的通過與實施,完善了我國民事法律制度,是民事領域的重要法律依據,也是信托公司開展信托業務、簽署相關協議的重要指引。這些都證實了中融信托的看法是對的,民法典作為信托法的上位法,是我國信托法律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民法典的頒布也將成為中國信托未來發展的“指明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