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观看欧美一区/国产成人久久婷婷精品流白浆/韩国明星三级/国产亚洲精品美女久久 - 国产91桃色在线观看网站

咨詢服務熱線 400-688-2558 24小時財富熱線
咨詢服務熱線 400-688-2558 24小時財富熱線
投資資訊投資知識投資學院投資問答
當前位置:新聞資訊 > 投資資訊 > 離岸信托家族信托走熱
離岸信托家族信托走熱 來源: 發布時間:2021-08-06   1536 次閱讀

隨著越來越多“創一代”步入交班窗口期,家族企業的財富傳承問題正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其中,離岸信托、家族信托成為備受國內富豪及高凈值人群青睞的“財富傳承”途徑。以家族信托為例,相關報告數據顯示,預計到2021年底,家族信托資產規模將突破10萬億元。

在參與者蜂擁而至的同時,需要留意的是,離岸信托、家族信托亦存在被“擊穿”(家族信托中止)的風險。在分析人士看來,(離岸)家族信托并非是隨意可以操弄的避債工具或私人“小金庫”,其成立依然要以合法、合規、合情為前提。如果委托人具有惡意避債的企圖,則家族信托很可能被撤銷,從而喪失風險隔離功能。

千億資金蜂擁離岸信托

從“富不過三代”的隱憂,到家企不分、財產隱名代持、意外身故等風險,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富豪選擇設立并將資產注入離岸家族信托。

所謂離岸信托,是非離岸管轄區居民的委托人在離岸管轄區設立的家族信托,簡單來說,就是某一國的居民將家族信托設立在該國之外的其他國家或地區的信托,諸如英屬維爾京群島(BVI)、開曼群島等。由于高凈值人士尤其是超高凈值家族通常會在全球進行資產配置,為離岸信托的運用提供了需求的土壤。

事實上,家族信托的“風靡”有跡可循。包括李嘉誠家族、“船王”三子許世勛等多位富豪均在財富傳承時采用了家族信托方式。2012年宣布分家后,李嘉誠將本來由次子李澤楷持有的1/3家族信托權益全部轉讓給李澤鉅,李澤鉅持股比例升至2/3。根據家族信托規定,其家族產業經營權和所有權分工明確,具有經營權的信托交給長子,次子可參與公司分紅、享受家族財富,二人互不沖突;許世勛則通過成立家族信托基金,向包括兒子許晉亨在內的15個家人按期分配巨額遺產,規避了“爭家產”大戰。

而根據公開報道不完全統計,近年來,已有超過10位富豪選擇設立離岸家族信托,資產規模達數千億,其中包括孫宏斌、馬云、劉強東、雷軍等知名企業家。如2019年1月,融創董事長孫宏斌在香港提交的文件中披露,已在2018年12月31日將手中大部分融創股權(當時市值約為45億美元)轉讓給離岸家族信托基金South Dakota Trust Co。

財富傳承與資產隔離

相較于離岸信托的對于海外資產的限制,家族信托則受到國內高凈值人群的關注,并迎來高速增長。中國信托登記有限責任公司數據顯示,2020年末,家族信托規模較年初增長80.29%,連續四個季度持續上升,環比增幅分別為11.2%、8.34%、35.94%和10.09%。而今年3月,新增家族信托產品規模較近12個月的均值上升近四成。

總體來看,家族財富傳承被認為當前“創一代”們設立離岸家族信托的首要需求,同時還可以達到資產隔離的目的,避免因為企業經營風險、婚姻風險而出現家族財富分割的可能。

“家族信托是民企財富保護與傳承最重要的制度安排之一。”在全國政協委員肖鋼看來,在代際傳承時,民營企業家通過設立家族信托,將財富特別是企業股權信托給受托人,由受托人為了受益人的利益進行持有和管理,可以有效隔離產權被動分割風險,規避家族爭產及子女揮霍,促進民企平穩傳承,防止傳承過程中民企財富嚴重縮水,最大程度增進民企財富的社會效用,因而家族信托在境外被廣泛采用,國內很多民營企業家也去境外設立了家族信托。

作為信托業加速轉型的新發力點,包括家族信托在內的服務信托增長仍在持續。招商銀行《2020年中國家族信托報告》顯示,2020年中國家族信托意向人群數量約為24萬,預計到2023年將突破60萬人。與此同時,上述人群可裝入家族信托的資產規模估計約為7.5萬億元,預計到2021年底,這一規模將突破10萬億元。

或存“擊穿”風險

在參與者蜂擁而至的同時,需要留意的是,離岸信托、家族信托亦存在被“擊穿”的風險。從“國內家族信托強制執行第一案”,到魯南制藥創始人信托“托孤”糾紛,在引發熱議的同時,也為相關風險鳴響警鐘。

其中,在“國內家族信托強制執行第一案”——家族信托財產執行異議案中,異議人分別為“外貿信托·福字221號財富傳承財產信托”的委托人和受益人。楊某因起訴張某“不當得利”,過程中要求法院保全財產,法院遂查封、凍結了張某名下的財產,其中包括1180萬元的家族信托財產。張某從保全合法性的角度分析,案涉信托資金受法律保護,法院不應對其實施財產保全,已保全的應立解除。但法院認為凍結不屬于對信托財產的強制執行,只是為避免委托人轉移信托受益權或信托理財回贖資金行為,予以駁回。

在分析人士看來,(離岸)家族信托并非是隨意可以操弄的避債工具或私人“小金庫”,其成立依然要以合法、合規、合情為前提。如果委托人具有惡意避債的企圖,則家族信托很可能被撤銷,從而喪失風險隔離功能。“從涉案家族信托的信托本金凍結,再到多個境外甚至離岸信托被擊穿,無論是家族客戶還是信托公司都應該對‘家族信托的安全邊界’保持敬畏之心。”粵財信托報告指出。

以合法合規為前提

相關法律人士認為,此案雖屬個例,但背后反映出了一些共性問題。其中,家族信托本身是一種個性化極強的財富管理工具,但“標準化”營銷可能忽略了其中的個性化需求及風險。許多信托機構在讓客戶選擇產品的過程中或更在意壓縮成本,提供標準化的文本和服務,將個性化需求降至最低,可能導致難以顧及個案中信托架構、信托文件的風險的研判。

另一方面,境內執法環境、信托立法基礎及行業標準之下,受托人如何保障境內家族信托在較長周期內的持續有效性及信托財產獨立性?對此,粵財信托報告認為,信托財產獨立性是家族財富傳承的基石。

從信托合同條款設置上,委托人的權利邊界應謹慎設置。委托人保留諸如信托財產管理方式、投資范圍等的變更權并不會讓委托人成為信托財產的實控人或實際財產權人,但若對信托分配安排(包括增減受益人、調整分配方案)、信托終止、信托投資決策保留絕對掌控并且委托人理論上可以取得信托財產的全部受益權,則信托財產極可能被認定為委托人實控,失去獨立性。

其次,從委托人保留權利問題延伸到受托人履行信義義務及勤勉盡責義務的要求。信托公司應形成一套行為準則與決策標準,體現受托人作為信托財產法律上的權屬人,在信托財產投資管理、分配處置等環節享有的權利及應盡管理義務,從根本上確保信托財產的獨立性。

咨詢
您將會收到信托投資公司的風控措施、電子版合同等詳細資料,全國客服熱線:400-688-2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