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面對展業環境的急劇變化,信托公司為推動轉型發展,亟須打破原有的管理模式、業務流程、組織結構。
信托業40年多來的發展歷程伴隨著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形成儲蓄轉換為投資的高效渠道,形成財富管理的高效渠道,形成配置資源的高效渠道。因此,中國的信托公司與生俱來就帶有創新轉型的基因和能力。
今天,信托行業又走到一個歷史的關鍵點,與之前不同的是,監管機構和行業對信托本源和定位已經有了深刻認識,對于信托公司該干什么已經有了明確的要求。因此,信托行業要生存,就必須拋棄舊有的直接融資間接化、投資業務融資化、表外風險表內化等模式。
2020年,受新冠疫情沖擊等多因素的影響,內外部經濟環境發生深刻變化,不確定性增加。信托監管政策以防范化解金融風險為核心,以強化合規經營和規范發展為抓手,健全和完善信托公司治理機制,引導信托行業回歸本源、轉型發展。
從信托公司年報來看,信托業積極順應監管導向,壓降融資類信托和通道類信托規模,持續優化業務結構,深化轉型發展。
信托資金來源結構進一步優化
2020年,信托公司資金來源結構實現了進一步的優化。以通道類業務為主的單一資金信托規模、占比的持續下降,表明信托公司積極推動業務轉型取得了良好成效。并且,隨著更多的信托公司將資產證券化、財產權信托等作為重要的業務方向,管理財產信托的規模、占比進一步提高,預計未來有可能超過單一資金信托。
信托公司主動管理信托發展態勢良好
據百瑞研究發布的年報分析,至2020年末,62家信托公司主動管理信托的占比已達到52.41%,超過了50%,較2019年提升了8.56個百分點。
總體來看,2020年信托公司主動管理信托的發展態勢良好,主動管理信托的業務地位已更加重要。未來信托公司應繼續推動業務轉型,持續提高主動管理能力。
融資類信托壓降取得成效
2020年上半年,融資類信托的規模、占比增長較快。2020年6月,銀保監會下發《關于信托公司風險資產處置相關工作的通知》,要求信托公司壓降違法違規嚴重、投向不合規的融資類信托業務。
2020年,信托公司積極響應《資金信托新規(征求意見稿)》要求的集合資金信托非標資產占比不得超過50%要求,業務結構已發生較大的變化。未來隨著信托公司進一步壓降融資類信托規模,預計信托公司的信托業務結構將持續優化調整。
回歸本源謀發展,行業創新轉型格局逐漸顯現
2020年,我國公募REITs試點拉開序幕,從詢價情況來看,9只產品均超額認購,市場對這類產品期待度較高。未來,公募REITs將逐漸成為主流投資品種,而信托公司有望在其中發揮重要作用。
根據目前的研究,信托公司可通過“作為特殊目的載體加入公募REITs交易結構”和“作為投資者配置基礎設施公募REITs資產”兩種方式參與公募REITs業務。由于國內公募REITs試點仍處于從0到1的探索階段,信托在相關業務中的參與度尚未明朗。但隨著制度設計的不斷完善、市場需求的逐步釋放和信托業的有益嘗試,信托公司深度參與公募REITs業務鏈的各個環節將成為可能。
2020年,信托公司持續開拓綠色信托多元化業務布局,綠色信貸是目前信托切入綠色產業最為常見的方式;除此之外,各信托公司還積極探索綠色資產證券化、 綠色產業基金、綠色股權投資、碳資產交易信托、碳資產托管服務信托、綠色公益慈善信托等業務模式,以有效支持綠色環保產業發展。
與此同時,信托行業人均信托業務收入呈現穩中向好態勢。
相關專業人士指出,從人均信托業務收入的走勢來看,自2015-2018年的連續下降后,2019-2020年的人均總收入、人均信托收入都有所回升,人均總收入增速同比增加8.70%,人均信托收入增速同比增加12.77%。且2020年信托行業人均總收入、人均信托收入,基本上回歸至2013-2014年水平,分別為625萬元和415萬元。
2020年,信托公司響應監管號召,積極推動業務轉型,取得了較好的成效。雖然信托資產總體規模有所下降,但資金來源結構進一步優化,主動管理信托發展態勢良好,融資類信托壓降取得成效,信托資產投向結構也有所優化。2020年,信托公司業務轉型取得的成效,為進一步推動業務轉型打下了良好基礎。
未來,隨著《資金信托新規》、《信托公司資本管理辦法》等監管規則陸續落地,信托公司需要進一步提高標準化資產的配置力度,同時著力于提高資本實力和風險抵御能力,牢固樹立受托人意識,立足于服務實體經濟和人民群眾需求,推動回歸本源。未來,信托公司將實現高質量發展。